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方法首页

【方法】看汕头博物馆玩转“超级连接”

fangfa】2018-5-22发表: 看汕头博物馆玩转“超级连接”
博物馆用多种创新的方式方法,成为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图为汕头市博物馆。杨立轩摄艺术家当起导览员,向公众深度解读自己的作品。杨可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

    看汕头博物馆玩转“超级连接”

博物馆用多种创新的方式方法,成为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图为汕头市博物馆。杨立轩 摄

艺术家当起导览员,向公众深度解读自己的作品。杨可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与“博物馆”这两个词看似不相干,其实有着深刻的联系——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众来到博物馆,共享丰富的文化盛宴。

紧扣这一主题,汕头各博物馆对“超级连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尝试以浸入式体验、艺术家导览、搭建数字化平台等做法,为公众带来更多“打开”博物馆的新方式。

这些有益实践的背后,闪烁着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变革与创新的光辉,也推动博物馆在与公众互动沟通的基础上,提供更符合公众需求的精准服务。

面向新时代,玩转“新方法”,拥抱“新受众”。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从收藏历史到面向未来,当下,汕头市博物馆正在创造更多的“超级连接”,成为公众“连接”世界与文明的新空间。

●文/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杨可

“连接”公众新需求 艺术家当导览员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著名潮籍画家王兰若的三位子女、同样也是著名画家的王璜生、王种玉、王璜鑫齐齐出现在汕头市博物馆。这三位艺术家之所以同时出现,不仅因为他们各自的展览在此同期开幕,更因为他们有了另外一重身份——博物馆导览员。

“在这幅画里,我用单纯线条进行空间分割,形成更丰富的空间……”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位特殊的“导览员”十分尽职,他们不仅为观众解读每一幅作品的技法和意境,还分享了自己创作时的所思所想。

跟随着艺术家的脚步,观众边走边看边思考,有的还积极与艺术家交流。一位观众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业余人士,以往看画展顶多是看个皮毛。如今有了作者的亲身解说,欣赏画展不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像是打开了一本书”。

“博物馆‘超级连接’是一种新理念,核心在于如何实现与服务主体即公众之间的连接。”汕头市博物馆馆长何卫毛告诉记者,当公众的需求产生变化时,博物馆必须采用新方法,才能跟得上新需求。在他看来,如今虽是不见面就可以实现沟通的互联网时代,但公众仍然渴望面对面的深度互动交流,渴望真实的沉浸感、体验感。

今年汕头市博物馆策划推出的一系列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顺应的正是公众这一需求:除了让艺术家当导览员,还邀请其中一位艺术家——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璜生先生作《策展与观展》讲座,向观众揭开从策展到观展的秘密。此外,融入vr全景体验、多媒体影像等高新技术的“江河入海流——汕头历史陈列”也向公众开放,并由讲解员带领公众一同“穿越”。

“连接”数字化平台 在家也能细细看馆藏

位于汕头老市区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拥有多件馆藏精品,这些藏品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记者在这里看到,馆内展出了藏书柜、太古码头锁头、瓷枕等近现代文物以及文献文书、金银器、陶器、瓷器、银器和织绣等,每一件文物都无声地讲述汕头的开埠史。

不过,若想参观并“倾听”文物的故事,观者即便不亲临也可实现:登录陈列馆官方网站,进入“全景”频道,便可跟随箭头“虚拟参观”陈列馆。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藏品除了都有详细文字介绍外,还能实现360度高精度展示,观者完全可以看清藏品的每一个细节。

这正是陈列馆以虚拟的数字化平台搭建实体陈列馆与公众之间桥梁的生动实践。该数字化平台采用“融物于景”的场景化展示手法,将文物、模型、多媒体、声光电融于一体,让现实存在的开埠文化陈列馆以虚拟全景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之上。

据了解,该数字化平台如今已实现了藏品360度旋转展示、展馆环境环形虚拟全景展示、移动设备浏览等功能模块,公众可使用电脑、手机进行检索和查阅。而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也由此成为省内、乃至全国较为前沿的在线数字陈列馆。

“把枯燥的数据变成鲜活的模型,使实体陈列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金平区文化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说,这一做法引领陈列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让人与博物馆之间更加紧密。

更多的“数字博物馆”正在实现“超级连接”。近期,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也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合作建设了潮汕侨批数据库,并已正式开通。该数据库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保存的十几万封侨批数字化处理,用户只需进行注册并通过审核,便可使用数据库,轻松步入侨批的“云端世界”。

“连接”民间文化机构 打造新空间吸引新观众

除了用“新方法”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之外,汕头的博物馆正日益突破空间限制,通过“引进来”的方式,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将触角延伸到更多层面,试图打造新空间、引入新观众、承担新使命。

在汕头市博物馆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青少年成为重点邀请的对象。何卫毛告诉记者,青少年正是他们想要“连接”的新观众。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机构,其教育功能值得思考和开发。因此,我们希望创造博物馆与教育之间的‘连接’。像艺术家深度导览的形式,其实就是一种‘连接’,对艺术普及、美育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何卫毛说,他们已尝试与市区一所中学实现共建,为的就是拓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青少年通过博物馆认识世界。

此外,他们也发现,与相对被动接受展览内容的中老年观众相比,年轻一代的观众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青少年之间的‘连接’,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发现观众的新需求。”何卫毛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与合胜读书会等联合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汕头老城记忆》读书分享会,邀请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绪荣老先生带着新书《汕头老城记忆》走进陈列馆,与听众分享汕头开埠故事。

“公众走进博物馆不仅可以看藏品,还可以听讲座。”张如强说,此次引入合胜读书会合办讲座,实际上是希望通过与民间文化机构之间的“连接”,为博物馆打造新空间、引入新观众。

该陈列馆还尝试在博物馆功能上予以拓展,“连接”更多的新观众。如此次读书会上分享的新书《汕头老城记忆》,便是由陈列馆与郑绪荣合作编录。在张如强看来,展示文物之余,博物馆也应该在学术研究上有所作为。“相信在未来,博物馆还将拥有更多‘连接’的可能。”

(【fangfa】更新:2018/5/22 16:20:20)
在地板市场上,地板的种类很多,从地板的色彩,原料,调配等等也能够看出一个人及一个家庭的日子品味。那么,平常日子中地板要怎样养护呢,是不是有一些被你疏忽的细节会伤害到地板呢,下面小编就来教你1 >>
摘要:建筑用密封胶除了起粘结作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潮性,以防止建筑材料被侵蚀、渗漏等。本文以红外传感器法为原理,利用c39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测试密封胶样品对水蒸气的阻隔性,通过对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